第四百零九章 大建设-《魔临》
            
            
            
                
    第(1/3)页
    奉新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同时,也是一座大工地;
    效率,一直是魔王们所秉持的生活态度。
    一件可能在别人眼里需要仔细斟酌,慢慢思量,细细考虑的大事儿,
    可能在这里,
    嘻嘻哈哈碰个头,也就出结果了;
    最严重最严重的,
    无非是私下里一座凉亭开个小会,
    大家各自发表个意见,再由队伍里善于拿主意做规划的瞎子做一个总结,提出一个方向,而后交由坐在那儿也不知道是在认真听还是在神游天外的主上拍个板;
    最后,
    再由樊力来一句简短至极却又铿锵有力的“总结陈词”;
    哦了,
    齐活儿。
    冬日,本该是惫懒的季节,动物如是,人如是。
    可惜,
    郑侯爷现在已经不是屁股坐在统治者这边,而是他本就是了。
    所以,
    和时不时飘雪的天气相对立的,是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奉新城的扩建和改造,刻不容缓;
    因为你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会出现,而且他出现时也不会先打个招呼问问你城墙修建好了没,修好的话他就来了。
    但,
    按理说,
    雪海关在北,镇南关在南,
    两座雄关在手,无论是来自雪原亦或者是来自楚地的威胁,都无法进来;
    所以,
    之所以这般紧迫地扩修奉新城,
    必然是为了防备来自晋地的乱民!
    ……
    “姑娘她坐轿头啊!”
    “嘿哟嘿哟嘿嘿嘿!”
    “哥哥我跟着溜啊!”
    “嘿哟嘿哟嘿嘿嘿!”
    “妹妹你心好狠啊!”
    “嘿哟嘿!”
    “昨晚活儿白干呐!”
    “嘿哟嘿,嘿哟嘿,嘿哟嘿哟嘿哟嘿!”
    半人高的台面上,
    郑凡坐在那儿晒着太阳。
    讲真,
    郑凡真的很喜欢这种带着地气的氛围,这会给他一种正在被“文化”熏陶的舒适感。
    这几年,
    光顾着金戈铁马来回打仗了,
    真没特别长时间去系统地享受过生活。
    魔王们呢,
    是一个都不在身边。
    大建设的开展,到处都需要人。
    薛三去负责建设“铸造局”,伐楚之战遗留下来很多甲胄兵器,这些可都是极为重要的资源,外加雪海军新一轮的换装也即将开始;
    同时,开春之后的农具需求量也是极大。
    可谓任务极重,时间又极赶。
    阿铭则负责作坊的制造,除了最早的香水、肥皂这些,还会开发出一些新的产品。
    有时候,
    你不得不佩服一些人的聪明,
    大概,
    每个时代,
    商人,都是嗅觉最为灵敏的一批人。
    郑凡这边刚封侯,
    那边,商队竟然已经来了。
    不仅仅是朝廷的官商,也就是小六子户部直营的,还有来自民间的商贾,晋地、燕地的,以及从北封郡甚至是从荒漠里来的商队。
    这里头,赫然还有金发碧眼的存在!
    从西方穿越荒漠,再穿过燕国,再穿过大半个晋地,才能到达自己这里……
    这种为了发财不惜一切的精神,连郑侯爷都不得不被震撼到。
    经过了解,
    这些商队之所以能够来得这么早这么及时,其实是根据伐楚战事的消息做的准备,在得到郢都被攻破焚烧的消息后,大大小小的商贾们,只要本钱够得上,马上就发动了起来。
    前几年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已经教会了他们一件事,
    这个世上最好发的财就是………国难财。
    燕军每攻伐一地,所劫掠回来的,那是海量的财富,这些财富,需要消化,需要转手,需要变现成各种各样的所需的物资;
    而在这一变现过程中,所产生的极大差价,那就是恐怖的利润。
    再者,
    无论是当初在盛乐城还是雪海关,郑侯爷治下作坊里所生产的货物那都是根本不愁销路的!
    只要你能拿到货,
    自己再算一算路上的各种成本,
    利润的一个最低点其实就已经出来了,再之后,能多卖出什么价格那就是各凭本事,总之,不存在滞销这一说法。
    如果说在盛乐城时,还只是小打小闹的话,在雪海关时,这个产业一度做到极大,当时可没有伐楚成功,没有朝廷意志下燕晋两地海量资源向前推,且当时对雪原野人,也因为兵马不足没办法去随意压榨,但当时,就是靠着这个产业,靠着这些商贾们的来回奔波,硬生生地让雪海关百姓过了安逸的年,且第二年之后的生活水平,更是直线上升。
    为了收买人心,用了低赋税,同样为了收买人心,又提高了福利,学社和医馆,那可都是有运营成本的;
    盘子就在这里,不想着从外头开源,那根本就玩儿不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