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困境与机遇(一)-《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1/3)页
    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从哈市到尚北的公路上,只看得见齐大这一辆皇冠,车灯照出两条光柱,晃晃悠悠的跋涉。
    车内,电话里传来嘟嘟的忙音,让齐磊怔在那半晌无言。
    干脆把车停到路边,熄火,开门下车。
    冷风灌进衣领,让齐磊不由得又从后座拉出大衣裹紧。
    口鼻冒着哈气,仿佛一针强心剂,让人不得不保持清醒。
    齐磊就靠在车门边上发呆,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刚刚,当小马哥说到微软二选一的时候,他只是本能地用后世法则套用,本能地说出那些话。
    可是后来一想,这事儿对小马哥不公平,也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而且,当下毕竟不是后世,其中又有多少变数,谁也说不清。
    所以,他又马上改口。可是没想到,小马哥答应的那么痛快。
    虽然也有犹豫,亦有思考,可是挣扎之后的结果依旧让齐磊有些意外。
    现在的企鹅虽然不似后世,宛若帝国。可也不是小作坊了,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损失得有多大?
    做为决策者,真的不那么容易拍板。
    就像,如果老秦让三石做出断臂一般的牺牲,齐磊会答应吗?
    会!因为齐磊干过。
    但是,齐磊会哭。
    上次棒子国借Actoz的事儿发难,齐磊就做好了这种准备。
    可是,他也真哭了啊!
    哭的牛排都是苦的,那种味道至今尤新。
    “嚓!!女装大佬站起来了?”
    齐磊突然想来根儿烟,可惜他从不抽烟,身上自然不会常备。
    身前隔着伴随公路延伸的杨树,便是白雪皑皑的大地,即便无月的夜晚,借着雪地的荧光,亦能看出好远,能看到远处隐隐闪着灯火的村庄。
    要是有根烟,其实挺应景的。
    其实,小马哥不需要这么做。
    至少现在,做为一个商人,管好自己那摊子事儿,把一个行业吃稳、吃透便是最大的成功。
    什么家国大事、产业未来,亦不是企鹅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这个年代,大多数大企业的思维亦和平头百姓一样,那些都离我们很远,挣咱们的小钱,过咱们的小日子,安分守己便是对祖国最大的支持了,最多就是多纳税呗。
    人家从国资脱胎的畅想都一门心思搞盈利,你们连实业都没有,瞎琢磨什么啊?
    但是,此时此刻,也只有少数人,还有齐磊这个重生者才知道,这是最大的错误,而时间会证明一切。
    在中国做商人,和在西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改革开放的口号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去带动其它人后富。”
    从国家到政党,基调就是人民,而非资本!
    只管赚大钱,不管其它,是不现实的。
    富上加富还不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不可能的。
    “一切向钱看”在西方可以,可在中国不行。
    只管发财、两耳不闻窗外事?那是小民之安,而非大商之谋。
    社会责任、大国之思,本身就是中国企业家除了生产成本、材料成本、时间成本之外,要额外负担的一项重要成本。
    在2000年,这样的定调可能不显著,那是因为中国还没富起来、
    可是二十年后。这项成本就是任何一个中国大商必须要去承担,要去思考的问题。
    谁试图逃避,谁就要被唾弃,淘汰!
    除非你想捞个十几年就离场跑路,像潘某某一样。
    否则,就得去想,去担责任!
    也许这就是中国大商和西方资本最大的区别吧!
    这可能是齐磊重生之前和重生之后,悟出的最大的一个道理:起码屁股不能歪。
    可是,齐磊无限感慨的是,他不光一个人的不歪,还能带动小马哥坐正。
    确实有点成就感上来了。
    嚓!整根烟呗?
    正想着,身后两道刺目的车灯照过来,打破了蛋疼的思索。
    齐磊眯眼看过去,一阵眩目。
    直到灯光晃晃悠悠地走近,这才看清是辆空载的挂车。
    更让齐磊摸不着头脑的是,挂车不是擦身而过,而是在前方十几米停了下来。
    主副驾驶跳下来两个汉子,歪带着皮帽子,双手抄进袖管儿,小跑着冲过来。
    齐磊瞬间有点紧张,全身都绷紧了。
    这荒郊野地的,还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下意识摸向车门,就想上车跑。
    结果,就在齐磊即将拉开车门的一刹那,两个汉子开口了,“咋地了老弟?抛锚,还是误住(陷车)了?”
    齐磊一愣,就见副驾驶那大哥已经绕到靠路边一侧,“没掉勾里啊?”
    主驾大哥则是缩着脖子,挡着寒风,“既然没掉沟里,就是车子有毛病呗?”
    否则,谁大冷天站在大野地里喝西北风?
    看着齐磊,“啥毛病啊?”
    齐磊一下心安,原来是遇到热心肠了。
    赶紧解释:“没事儿,大哥!开累了,透透气。”
    两汉子一听,登时有点来气,呵斥道:“这特么大野地的,你透个啥气?还以为车扔这儿了呢!”
    黑灯下火的,就隐隐约约看齐磊是个小年轻,“这岁数小就是不靠谱,净瞎整!”
    被人好顿数落,齐磊也不生气,东北人就这样儿,好话不得好听,就跟要骂人似的。
    此时,大哥还有点不放心,“真没事儿啊?”
    “你别害怕,不是劫道儿的!”
    “俺们就瞅你路边停着,要抛锚了,我就帮你瞅瞅,整不明白把你拉前面镇子去。这大冷天,一会儿冻硬个屁的了!”
    齐磊赶紧上车,打着火证明给大哥看,“真没事儿,谢谢啊,大哥!”
    结果,车里的头灯一亮,齐磊那张脸看的清清楚楚。
    主驾这边的大哥一愣,“瞅你咋面善呢?尚北本地人?你谁家孩子?”
    再一琢磨,“你不那个...那个齐啥玩意来着?上电视那小子。”
    齐磊翻着白眼,“这也能认出来吗?”
    大哥一听,就是他没错了。
    “齐磊!想起来了,叫齐磊那老板!”
    “哎呀!”一拍大腿,老兴奋了:“咱尚北出去的啊!”
    齐磊有点尴尬,这段时间,把他认出来的不少,可也都能坦然面对。
    只是,老家人有点不一样,倒不好意思了。
    结果,大哥又蹦出一句更让齐磊不好意思的,“咋没开大G呢?”
    齐磊下车,哭笑不得,“大G扔京城了呗!”
    大哥一听也是,招呼副驾那边那个大哥,“老六,来来来,看名人!咱尚北出去的,老厉害了!”
    叫老六那个抄手过来,瞪着大眼珠子凑进了了瞅,“哎妈,可不是咋的?”
    齐磊和老六打招呼,老六却不见外地怼了齐磊一杵子。
    “你可咱尚北名人啊!都老稀罕你了!”
    “那啥!!咱尚北人都支持你,别听收音机里那些人胡咧咧。”
    齐磊笑意渐浓,心里暖暖的。
    有时候,家乡就和家一样,那种情感就不讲道理的。
    突然道:“大哥,有烟不?”
    两人一愣,“没烟了啊?咱这烟......”
    老六从兜里掏出半包皱巴巴的“白灵芝”,“咱这烟,你大老板抽的惯不?”
    白色软包的林海灵芝,两块一一包,在龙江,仅比葡萄烟、凤凰烟贵那么一点点。
    哥俩还挺不好意思,却是齐磊主动上手抽出一根叼上。
    两人一看,马上不再纠结,“咱尚北老爷们就是不一样哈!大老板都能抽灵芝,说出去谁信?”
    拢着手给齐磊点上火。
    靠着车门,三人在大雪地里嘬了一根。
    齐磊不走肺,就是应个景儿。
    一边抽烟,一边聊天,这才知道,这两个大车司机就是尚北城里的人。
    再一细聊,那个叫吴老大的儿子和齐磊还是小学同学。
    小地方就是这样,绕来绕去,最后总能攀上一点关系,再不济也是三姑奶、四舅姥爷的远亲。
    齐磊还记得那个吴姓的小学同学,最深的印象就是:
    小学一年级,玩老母捉小鸡,那家伙老鹰当的太尽职,被甩倒前,手里还死死的撰着某个女生的裤子。
    问起那个同学,吴老大甩着烟头儿,“不念了!高一给我上了半个学期,就咋打都不念了。”
    “市里不整了个快递公司吗?给他整了辆小面包,送南方去接了个快递点儿。”
    “那小八王犊子,过年都不回来!哪像你啊,这么大老板,还知道回家瞅瞅呢!”
    说到这儿,吴老大脸上突然有了一丝骄傲。
    “现在也就咱尚北了,别地方出去就别回来,有啥可回来的?”
    “就咱尚北还行!徐书记老狠了,一年一个样儿,还有点盼头儿。”
    “俺家那小子还说呢,在外面挣两年钱,就回来让我给他娶媳妇。”
    “他娘的,你是文化人儿,你给叔评评理,自己都挣钱还得当爹的给他拿钱娶媳妇,啥玩意呢?”
    齐磊静静的听着,偶尔附和几句,亦感受着吴老大心里的那份踏实与得意。
    其实,老百姓要的真的不多,就是一个奔头儿。
    苦点累点,真的不在意,主要就是有奔头。
    突然觉得,也许这就是徐文良、章南这些人存在的意义。
    徐文良是让一方水土有奔头。
    章南是让有心向学的人有奔头。
    那自己呢?自己能让谁有奔头?
    是三石的员工?跟着小齐总赚钱?
    还是操作系统?让盘古有奔头?
    又或者......
    ————————
    天气实在太冷,一支烟的工夫,三人便挥手作别。
    临走,吴老大还嘱咐,“好好干,给咱尚北人长脸!”
    齐磊开回尚北的时候已经九点了,徐小倩们还没下自习。
    之前打过电话,知道他今天回来,所以,齐磊没去网吧,直接回家。
    本以为这个点家里是没人的,但是推开小院的铁门,就见屋里亮着灯。
    齐磊突然笑了,进屋一边换鞋,一边嚷嚷,“妈!!出来接驾了!”
    郭丽华的声音立马从客厅传出来,“反了你了,给我滚进来!”
    齐磊笑嘻嘻地进屋,就见小老太太正坐在沙发上,带着花镜,打着毛线。
    正抬起眼皮,看向门口。
    “你爸说你瘦了,我还没信。这一看,你在外面是不是不好好吃饭啊?”
    齐磊则是扒了大衣,往郭丽华身边一靠,“没!天天锻炼,是结实了,不是瘦。”
    郭丽华瞥来,“你?还锻炼?你就唬弄鬼吧?”
    齐磊不接这茬,最近确实有点饮食不规律,转移话题,“你咋在家?特意等我呢?”
    郭丽华瞪眼,“少臭美,我给他们烧炉子来的!”
    上高三了,几个爹没工夫,可是几个妈却是跑不了,再忙也得管孩子。
    所以,入冬之后,三个妈都是有空就回家烧烧火,做做饭啥的。
    不过,一般都是崔玉敏回来的多,郭丽华和董秀华回来的少。
    今天却是例外,不但是郭丽华回来,而且小老太太四点多就回家了,火烧的旺旺的,厨房里也备了不少的好东西。
    只是嘴上不承认。
    “那几个上学累,哪有工夫管家里,你妈我天天回来给他们做饭烧火。”
    “哦。”齐磊讪讪,却也不拆穿。
    从茶几上抄起一个桔子,自顾自的扒皮。
    郭丽华则是开始絮叨,“路上好走不?我就说你非得大晚上往回走啥?那明天白天亮亮堂堂的往回开不好?”
    齐磊,“不想你了吗?”
    郭丽华笑,“都长一张嘴上了!”
    齐磊则是把扒好的桔子塞老妈嘴里。
    郭丽华一边享受,一边问:“京城的事儿都处理完了?我听你爸说,你都给人上课了?”
    “回头妈去也瞅一眼,看我儿子咋误人子弟的。”
    齐磊,“去呗。”
    齐丽华,“那哈市那边呢?你三叔前两天回来还说呢,让你赶紧回来,公司好像不少事儿呢!”
    齐磊,“扔着去吧!”
    郭丽华瞪眼,“你这孩子.....”
    齐磊则是撒娇,“妈....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