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折腾-《调教大宋》
            
            
            
                
    第(2/3)页
    说到这里,贾昌朝抬头看着范仲淹,眼神之中竟现出一丝胜利者的得意。
    “昌朝说了,激将之策与我无用。”
    “这不是激将法。”范仲淹摇着头。“算是一个邀请吧!”
    “邀请?”
    “对,邀请子明与我一样,跳出来,看看结局到底如何?是你赢,还是我赢!?”
    “难道赵宋百年之命运,你我一生之信念......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不值得子明放下骄傲与自尊,苟活下来,亲眼看上一看吗?”
    “......”
    老贾沉默了,这个诱惑很大,大到他开始动摇。
    他当然想看看最后孰赢孰败,当然想亲眼看着唐奕是怎么败给大势、人心的。
    也正因为老贾笃定唐奕会败,现在才失去了看下去的兴趣。
    可是,若如范仲淹所说......真的有赢面吗?
    老贾开始感兴趣了。
    而同样如范仲淹所说,一但怀疑的种子种下去,那贾昌朝内心之中的所谓坚持,也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因为,这个结局确实值得贾昌朝放下一切,亲眼去看上一看。
    “范希文!”
    字字有声地念着范仲淹的名字,“你敢保证这个结局值得昌朝去等?”
    范仲淹笑了,笑的极为诚恳。
    “以性命担保!”
    “值得!”
    说完这句,范仲淹缓缓支起身子。
    “若老夫所料无错,我那弟子已经拿着子明调任涯州的诏谕,等在府外了。”
    “子明大可随他到涯州看看,看看他是怎么把你眼里的人心、大势作古化尘的。”
    “涯州?”
    贾昌朝略有意外,却马上镇定下来,苦笑摇头。
    “涯州......你们师徒算盘打的端是响亮。”
    “一个心死之人也能利用的这般到位!”
    “子明还在乎吗?”范仲淹反问。
    “不在乎了!”贾昌朝叹声起身。
    “走吧,昌朝送范公出府。”
    ......
    ————————
    唐奕眼见贾府中门大开,老师与贾昌朝并肩而出。只扫了一眼老师的脸色就知道,这事儿成了。
    略有得意地泯然一笑,翻身下马,迎了上去。
    可惜,老贾虽然答应了范仲淹的苟活之请,却是还没做好现在就面对唐子浩的准备。
    唐奕只听见老贾没头没脑地对老师道:“说来说去,还是激将之法,拙略!”
    范师父也不示弱,“但是管用!”
    说完,两位宿敌相视而笑,默契地拱手互礼。
    老贾又深深地看了一眼行之而来的唐奕,没等他上前,便转身回府了。
    咣当......
    府门就这么关了。
    唐奕吃味地一撇嘴,“没礼貌!老子救了你的命,‘谢’字都不说一个?”
    上前虚扶范师父。
    “老师,成否?”
    范仲淹瞪了唐奕一眼。
    “为师出马,有不成的可能吗?”
    “......”
    好吧,那股劲儿又上来了。
    “不过......”范仲淹话锋一转。
    “人是可以随你回涯州了,但能不能为你所用,却是要看你自己的了。”
    “放心!”唐奕大包大揽。“不把他榨干,都对不起咱们这以德报怨的肚量。”
    “还有。”
    范仲淹面容严肃,显然不想与唐奕逗趣。
    “你要怎么把贾子明带出京,也是个问题。那些要对他不利的人毕竟都在暗处,你也不能全知全觉。”
    “这个更简单了。”
    唐奕翻着白眼,抬头四下扫看一圈人潮熙攘的街面儿。
    “咳咳。”清了清嗓子。
    猛的一扯脖子,声嘶力竭地嚷开了:
    “从今往后,贾昌朝就是老子的人了。”
    “谁要动他,就先问问我唐疯子!”
    ......
    噗通......
    噗通......
    隔着贾府大门,内外同时传出两声响动。
    街面儿上那声,是范仲淹一脚踹在唐奕屁股上的。
    范老爷真是后悔帮他这一铺,都不够丢人的。
    而门里面那声......
    则是贾昌朝一个没站稳,结结实实的栽到了地上。
    老贾也后悔了,老夫要苟活于世看看那结局,这是何其悲壮之举?
    怎么......
    怎么稀里糊涂的就成了你唐疯子的人了?
    ......
    ————————
    公主出降,这绝对是个体力活。
    礼部报过来的流程唐奕早就看过,心里也有了底,这是个极其麻烦的事情。
    可是,按照唐奕的料想,再麻烦也跟他关系不大。毕竟公主不在京中,初六这天也只是仪仗出降,具体的礼数流程都得等他回到涯州之后再进行。
    那还不是他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至于初六这天,需要唐奕来办的就一件事儿——把公主仪仗接上船就齐活了。
    可就这么一件事儿,差点没把唐奕折腾死。
    头天晚上就开始了......
    入夜还没敲更鼓,唐奕就吉服顶冠一样儿不少的扮上了。
    首先,唐奕要开堂祭祖,告慰宗族。
    唐奕双亲不在,自无法拜过高堂,只能对着唐家祖先的牌位焚香祷告。
    注意,这个不是等公主入门之后,夫妇二人一起拜,而是要唐奕先拜。
    因为在宋朝,娶公主就没有拜高堂这个说法。
    ......
    这里必须吐槽,大宋虽然不像别的朝代那么过分,驸马联姻皇家还要签婚书,也就是男方嫁到了皇室。
    可是,也有一条章程是让人无法忍受的。那就是:公主出降,到了夫家自动升一辈儿。
    也就是说,嫁到夫家之后,和丈夫平等还不行,得高一辈儿,与公婆平辈而论。
    这特么就过分了......不能细想,会乱套,
    与公婆平辈,就没有了“高堂”,自然也就没了夫妻携手奉茶跪拜父母这一说。
    总之,唐奕自己在这儿拜过先祖,就全代替了。
    等礼毕祭成,已经快三更天了。
    这时唐奕还不能歇着,赶紧垫一垫肚子,然后直奔观澜山门。
    那里设有喜棚,专为接公主仪仗而设。
    到了山下,宫里来的内侍已经等在那里,要代表皇帝,代表娘家人,把御赐的锦织凤绣大红绒花挑于棚上。
    意为天子赐福。
    ......
    挑完了花,赐完了福,就该赐马了。
    没错,唐奕娶公主骑的马必须是皇家赐下,还不能用他自己的。
    驸马驸马,何为驸马?
    说白了,就是给皇帝挡刀的替身。
    皇帝出行,为了安全起见,必设副车并行,佯装皇驾,以混淆刺客视听。
    那坐在副车之中的人,也必然是皇帝亲信之人不可。否则来了刺客,假的那个吓的拔腿就跑,那不一下就穿帮了?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都是皇帝的儿女弟兄置于副车之中,来当皇帝的替身。
    可是,这毕竟是骨肉血亲,要真给皇帝挡了刀,死了......也不合适。
    那怎么办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