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先生打的好啊! “老李,新工作还习惯吗?” 办公室中,同事递来一叠文件,笑呵呵的问了起来。 “哈哈,还行,还得多熟悉熟悉。” 接过文件,李景霖笑着点点头。 在单位里,大部分工作都是需要协力进行的,如果一个人摸鱼,或者没能力,体现的会特别清晰,这种情况下,合作的利益远远大于竞争。 哪怕是真有意外,问题也不大。 李景霖从年龄,成就来说,你未来根本没必要去和他比,与其和人针锋相对,真不如趁着还是同事的时期打好关系呢。 “哟?这是接下来要负责的内容?” 看了一眼文件,李景霖挑了挑眉。 “是啊。” 同事笑了笑。 “司长知道你是音乐类非遗专家组成员,也走过基层,了解院团,更了解民间的非遗传承者的生活现状,所以一定要伱来经手这《华夏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扶持计划》。” “先拟个计划表,细分一下各个子项目,以及项目铺行的关键,最好再提出几个基层存在的扶持问题,月底之前上交,下个月会针对这项扶持计划开大会。” “好的,那我马上做。” 李景霖点点头,完全不敢怠慢。 简单来说,便是 贯彻落实巨佬的精神,将文艺工作大方向捋清,本司负责整个项目计划的定调。 然后是其他单位根据拟定出来的文件进行选送选报。 分类是很大的。 音乐,舞蹈,戏曲,戏剧,美术,雕塑,民间手艺,杂技,等等等。 而向下兼容来看,也是需要细致到作品所表述的内容。 正巧。 李景霖之前刚约谈完娱乐圈的一些关键人士。 当初强调的很多内容,也依然适用。 而李景霖在这次扶持计划中,看到的最大问题,是两件事。 一,能否让扶持基金真正花在刀刃上,杜绝掉那些吃空饷的存在,真正让扶持的金钱能够落在拥有娴熟艺术技能的基层艺术家,而非是空有虚名者的身上。 二,对内容的取舍以及辨别,传承下来的艺术作品中,内容是五花八门的,而李景霖又强调过,作品是否适用,取决于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如何进行筛选,是很重要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