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族长一听,立即大喊: “中午叶临请咱吃鹿肉,来几个人,去叫几个做饭好吃的婆娘,方希怀着身子,不能累着。再多叫些壮丁,咱大伙儿尽快帮叶临将房子盖起来。” “我去,族长。” “我回家叫我大哥。” “我去喊我婶子,她做的焖饭香得很。” “……” 一时间,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激动地跟过年似的。 没一会儿,叶临家便涌来十几个壮丁和五六个婆娘,大家伙儿听从叶临指挥,腿快的去运黄泥和砂土,力气大的搬条石和石灰,剩下的卷起袖子,抡起锄头去挖地基。 灶屋里烟雾缭绕,妇人们忙着烧水收拾野鹿,准备晌午饭。连半大的孩子也不闲着,跑来跑去,帮忙递工具、捡拾碎石、端茶水。 人多力量大,这话一点都不假。 叶临看到,人群中最有经验的木匠,正指挥两个人将一根长绳在四角木桩上绷紧拉直。 阳光照耀下,那绳线在地上投下一道清晰的轮廓,长约三丈六尺,宽近三丈,方方正正,正是主屋的根基所在。 绳线拉好,几名壮丁拎着工具立刻就位。 抡锄的弯腰下劲,将锄头沉沉砸向土层,干硬的黄土被一锄扒开,碎块带着石屑四散飞溅。 使镢头的,专往石头缝里刨,铁镢磕到石头上,火星直蹦。 拿铁锹的趁势上前,顺着刚翻开的沟沿铲土,一铲下去,湿润的黑土裹着草根被抛向一旁,落地发出沉闷的扑声,带出一股子泥腥气。 不多时,以叶大山为首的运黄泥和砂石的人陆续回来。 十来个汉子肩挑扁担,两边各勾着一只装满黄泥或砂土的柳树条篮子,扁担被压得像一轮弯月,每走一步,便发出阵阵“咯吱”声。 走到基槽边,他们弯腰一抖,泥土渐渐被堆成小山。 等着和三合土的人,将黄泥、砂土和石灰按比例混合,加糯米水搅拌。 为了加快速度,有人赤脚踩进湿润的泥浆中,脚掌踩得“噗嗤”作响,直至泥浆混匀。 来帮忙干活的人很多,叶临估摸着,按照这个速度,不出两天地基便可挖成。 看到院里的人们有秩序地忙碌着,叶临跟族长交代一声,便驾车出了门。 家里一下来了这么多帮工,加上自家五口人,中午得供四十几张嘴吃饭。 叶临盘算过,他先前买的那些米粮,怕是撑不过两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