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天气越来越冷,年味也渐渐浓了起来,回来的路上不时飘来熬猪油的焦香,混着谁家蒸年糕的甜味儿,寒风中也似乎多了那么一点欢快。 下午的期末教务会议结束后,杨一木一挥大手,“今晚'在水一芳',酒管够,菜随便点!” 自从按照杨一木的意见将大武城巷饭店更名为在水一芳安州一店后,生意愈发红火。这次不用找张小荷,那个叫小梅的服务员一见杨一木就熟门熟路地将他们引到了东院的包厢。 刚落座,刘军几人就用意味深长的眼神打量着杨一木。 “我脸上又没开花,看什么呢?”杨一木笑问。 吕爱平挤眉弄眼地调侃,“杨校,这‘在水一芳’的生意可真是越做越红火了,连服务员都认得你,直接往包厢领,看来没少来啊!” “就是就是。”刘军也跟着起哄。 “少在这儿贫嘴。这地方菜品不错,待会儿看能不能堵住你们的嘴。人家老板是我富平老乡,我不是在这边工作嘛,老乡帮老乡,互相关照罢了。”杨一木笑骂着,突然话锋一转,“对了老吕,你老丈人那边搞定了?” “按你的法子,面子给足了,他还能不同意?”吕爱平说完又是叹一口气,虽然搞定了老丈人,可为了哄老丈人一家开心,没少花钱啊,大彩电买了,聘礼给了,订了五辆出租车当婚车,说出来也有面子,老丈人一家都挺满意,准备大年初六结婚,可他的口袋却是空了,而杨一木成了他的最大债主。 “婚礼的饭店选好了?”杨一木继续问道。 吕爱平无奈地说,“钱我出,饭店他们选,毕竟他家亲戚朋友多。” 刘军插话,“两边亲戚不一起办?” 吕爱平道,“我家中午摆酒,晚上他家在饭店办,唉......” 天很冷,窗外寒风呼啸,五六级的北风刮得树枝剧烈摇晃,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但杨一木心里却暖洋洋的——终于放假了,这感觉真好。 饭后,杨一木并未急着离开,将吕爱平几人送到门口,又折回包厢继续品茶,顺道等林秋一同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