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网鲍-《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第(3/3)页
    时间飞驰,太阳真的快要下山了。
    被他爸爸要求检查完课文背诵作业的小不点,就囔囔着说饿了,做晚饭吧。
    门口,小金鱼三兄妹回来了,推着自行车,笑着询问小不点,今天怎么这么早就饿了呀?
    “小姑,小姑,你们快过来呀,爸爸抓了好多帝王蟹回来呀....”
    老四第一时间停好了自行车,走过来一看,嘶。
    帝王蟹的个头太大,第一次见的时候,多少还是会被震撼到的。
    小金鱼和老三两人也都一样,惊讶不已。
    等他们三兄妹听说是大哥不远千里,从哈市带回来的时候,顿时感动不已。
    火车上还能带着这么多海鲜,关键还是活海鲜而不是死的海鲜,这可太难得了。
    废话,都是周济民直接从空间里面捞出来没多久的海鲜,它们能是死的吗?
    当时拖网里的死海鲜,早就成了其他海鲜或者家禽的食物了,怎么可能还留下来呢?
    又过了一会儿,黄小花已经把帝王蟹等海鲜上锅蒸煮着了,周淑晴这才领着许一鸣登门了。
    小两口经常来这里吃饭,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
    看到周济民回来了,都很开心。
    更开心的是今晚又可以品尝到其他海鲜了。
    “还好我没听你的,要不然今晚就尝不到这个帝王蟹了。”
    突然,周淑晴白了许一鸣一眼,娇嗔道。
    后者那叫一个无奈,却没有说什么。
    总不能在这个时候说,老是老麻烦大哥家,我们的小家还过不过了?
    老实人许一鸣,还是很听周淑晴的话的。
    再说了,这帝王蟹、大龙虾和网鲍,个头那么大,大哥一家应该吃不完,所以还得靠他这个大胃王才行啊。
    当天晚上,一家人都品尝到了帝王蟹等这些海鲜的美味。
    关于如何吃这些海鲜,周济民直接亲自示范。
    什么部位能吃,什么部位不能吃,他都说得很清楚。
    周晓白还担心有没有刺的问题,直接被她爸爸告知,都没刺,放心吃。
    她才大快朵颐起来,吃得那叫一个开心。
    第二天清晨,周济民又拉着海鲜去了城内外的各个鸽子市。
    不是不能吃独食,而是混淆视听。
    要是偶尔一两顿,周家吃这些海鲜,丁秋楠她们觉得可还行。
    但时间久了,总会怀疑什么。
    特别是许一鸣,这家伙可是保卫科的副科长,还是退伍老兵,警觉性可强了。
    所以,为了避免一些麻烦,也是为了回笼资金,周济民必须得卖海鲜。
    再者说了,卖空间里出产的大米等粮油,还需要消耗空间能量呢。
    可是卖这些海鲜,他就没什么负担了。
    要是海鲜湖泊里没有海鲜了,他直接出海一趟,就可以搞来几千上万吨的海鲜了。
    换句话说,空间其实就是一个大号移动活海鲜仓库而已,想要多少海鲜就可以有多少海鲜。
    其实想到这里,周济民还是想到了要搞一套深海潜水衣。
    北方的海域,还是太冰冷了。
    他就算不想下海,也免不了遇到需要下海的情况。
    而且,其实他下海的话,捕捞速度会更快,也就不会那么麻烦了。
    所以,搞一套保暖的潜水衣,势在必行。
    东直门鸽子市里,周济民以一毛钱一斤的低廉价格售卖海鲜,引来不少人的争抢。
    今天还挺奇怪,遇到了许久未见的娄家大小姐。
    可惜周济民马甲众多,娄晓娥是根本没有认出他来。
    瞅着神态自若的娄晓娥,周济民发现,娄家应该过得还不错。
    看来,短时间内,娄家还不会离开京城。
    想想也对,原时空当中,娄家也是在起风之后才离开京城的。
    “这些海鲜那么奇怪,能吃吗?”
    娄晓娥对吃的还有些讲究,瞅着像极了丑八怪的帝王蟹,她的表情有些嫌弃。
    “怎么就不能吃了?旁边不是煮熟的东西吗?都解释清楚了,你不想买的话就让一下位置,别挡着我做生意。”
    周济民手里忙活着,但嘴上却也不停地说道。
    眼下人很多,他都是很快过称,然后拿钱。
    反正现在卖东西是非常简单的,大家都会自带装东西的工具,压根不需要周济民这个商贩准备尼龙袋子。
    围着海鲜摊子的人不少,大家见娄晓娥还打算说什么,也不由吐槽了几句。
    搞得娄晓娥郁闷不已,本来还想多问几句呢。
    现在被大家裹挟着,只好闭嘴,然后让周济民拿了两只帝王蟹和三只网鲍。
    网鲍的个头不小,这玩意儿在后世有鲍鱼之王的美誉。
    制成干鲍之后,就是极品的美味了。
    只是周济民没有那个时间,所以直接卖鲜货。
    当然,网鲍的价格要贵一点,需要三毛钱一斤。
    即便如此,网鲍也是抢手货。
    因为很多人还是知道鲍鱼这种海鲜的,特别是娄晓娥,家里可没少吃干鲍。
    一头鲍和二头鲍这些都是极品鲍鱼,而周济民现在卖的这些,全都是一两斤重的鲍鱼,堪称极品鲍鱼中的极品。
    世界上个头最大的鲍鱼是加州红鲍,一只的重量多达四斤重,简直匪夷所思。
    只是,周济民还没去过太平洋东海岸,要不然说什么也要试一试这种加州红鲍的味道。
    当然了,他现在可以吃到的网鲍,其实已经是最极品的鲍鱼了。
    毕竟要论味道之鲜美,网鲍足以吊打加州红鲍、澳洲黑金鲍、青边鲍和南非鲍鱼了。
    娄晓娥来得还算巧,要是她再晚一会儿,鲍鱼肯定就没有了。
    毕竟周济民卖的海鲜,十分便宜,就算囊中羞涩的人也都愿意买一些回去尝一尝。
    可惜帝王蟹还是太大只,十几二十斤一只呢,就算一毛钱一斤,也需要一块多两块钱才能买到一只。
    从凌晨四点多开始,周济民忙活到了早上七点左右,才结束了卖海鲜的活。
    大部分普通的海鱼,他都是按照重量,一毛钱或者两毛钱一条贱卖的。
    尽管这年头的鱼卖不出价格,但架不住便宜啊。
    谁家不想吃肉呢?
    何况这些海鲜都很新鲜,很多人还是识货的,所以忍不住康慨解囊。
    还没等周济民到家呢,整个京城就传出了不少人家买到便宜海鲜的事。
    袖章队闻讯而来,找到邻居们询问,海鲜从哪买的?
    原因很简单,袖章队接到了命令,想要彻查一下,海鲜到底是从哪个旮旯地出来的?
    要知道这是海鲜,不是蔬菜。
    所以,必定是有运输车辆装着海鲜来到京城。
    然而,袖章队、公安等队伍,盘查许久,什么结果都查不到。
    反正这些海鲜就像是凭空出现,从天而降似的。
    转眼第二天,就袖章队想要收拾鸽子市,准备来个大排查。
    谁知道,周济民直接跑去城外了。
    甚至他这次做得更绝,直接当起了中间商,批发卖给那些鸽子市里面想要卖货的摊主。
    谁特喵的不想赚钱?
    于是,这批人起来了。
    一下子就从周济民这边买走了上百吨的海鲜。
    做起了海鲜生意的周济民,老开心了。
    对他来说,这些海鲜几乎没什么成本。
    渔船用到的燃油,应该是他最大的成本支出了。
    人工成本什么的,只有他一个人,算不上什么成本。
    运输成本的话,那更是扯澹了。
    这天清晨,他又再次来到了城外的鸽子市附近,摆放了好几辆大车装着的海鲜。
    没一会儿的功夫,就来了不少贩子。
    他们都带着钱和扁担或者马车,一手交钱,一手拿货。
    帝王蟹不多了,所以他现在只卖大龙虾、鲍鱼和海鱼了。
    比如什么红鲷鱼、娃鱼、狭鳕、太平洋鲱鱼、沙丁鱼、秋刀鱼等等。
    总之这些鱼,全都是味道鲜美的海鱼。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都还是活鱼,这就很叼了。
    半小时后,周济民喜滋滋地收起了钱,然后带着马车离开了鸽子市。
    “今天又卖出去一百吨,空间里应该还有上千吨的鱼,还能再卖十几天,爽。”
    京城人民幸福了,最近都吃到了这些美味可口的海鲜。
    毕竟这些海鲜,就算只是清蒸之后,不加盐,也十分美味。
    不用浪费食用油,所以啊,海鲜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周济民是高兴了,可袖章队却十分抓狂,到底是怎么回事嘛?
    为毛总是抓不住人?
    把吃海鲜的人抓起来?
    疯了吧,整个京城有多少吃海鲜的家庭?难道全都抓起来吗?
    回到家的周济民,想了想又提了几条鱼去了北大。
    其实,回来京城的第二天,他就提了几只帝王蟹分别送给老杨、段学复他们。
    北大,段学复家里,老段夫人看到周济民又提了海鲜登门,顿时喜笑颜开。
    嘴里埋怨着周济民,又送这些海鲜,也不怕你老师骂你。
    “怕什么?师娘,我们都是人,该吃还得吃啊。”
    上了年纪的人,吃这些海鲜,正合适。
    特别是娃鱼、帝王蟹等等,没什么刺,又不用费牙齿
    ,真的很赞。
    书房里,老段听到周济民的声音,又骂了一句。
    “你跟我说老实话,是不是你又搞出了什么高科技工具?要不然最近京城里到处都是海鲜呢?”
    每天供应上百吨的海鲜,加上一个月之前的那几次,段学复基本可以笃定,是周济民搞得鬼。
    ps:元旦快乐!求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