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回忆录12-《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第(3/3)页
郁律见库莫奚不肯相助,又惧南夏军威,心中犹豫。柳明远趁热打铁道:“今南夏新帝登极,广施德政,不欲多杀。你若罢兵,可遣使者随我入京,朝见新帝,新帝必授你官职,许你通商。你若执迷不悟,明日秦军便至,你部将玉石俱焚!”
郁律沉吟良久,终是屈服,同意罢兵,遣使者随柳明远入京。
——
柳明远携柔然余部与库莫奚使者回京复命。新帝大悦,依约册封库莫奚首领为“漠北王”,许其扩大通商;对柔然余部使者,亦予以厚待,许其通商,令其约束部众,不得再侵扰北境。
北境复安,通商更盛。秦岳上书请功,新帝嘉许,升其为北境都指挥使兼镇国将军。
风染霜闻之,谓新帝曰:“宸儿,此次抚谕成功,非独柳明远之功,亦因你能‘剿抚并用’。用兵之道,不在于多杀,而在于安人。北境安,则天下安。”
慕容宸躬身道:“孙儿受教。”
——
景曜二年冬,京城流传起一则流言:太皇太后风染霜欲效仿前朝故事,垂帘听政。
流言起于市井,渐传入朝堂。宗室诸王中,有几位心怀不满者,暗中推波助澜,欲借机动摇新帝权威。
新帝慕容宸闻之,心中不安,乃入坤宁宫,见风染霜。
风染霜正临窗赏雪,见慕容宸神色不宁,笑道:“宸儿,何事如此忧心?”
慕容宸躬身道:“祖母,近日京城流言四起,谓祖母欲垂帘听政,孙儿……”
风染霜打断他:“流言止于智者。你身为天子,当自信、自强。朕若欲垂帘,何必待今日?当年瑾儿年幼,朕尚不肯垂帘,今你已能独当一面,朕更无此心。”
她顿了顿,道:“流言之所起,必有其因。一则,宗室旧脉,心有不甘,欲借流言扰乱朝纲;二则,朝中必有小人,见你励精图治,恐失其利,故造此谣;三则,百姓不明真相,易受蛊惑。”
“如何应对?”慕容宸问。
风染霜道:“三策。一,正名分。你当于朝堂之上,公开表明:太皇太后无垂帘之意,国家政事,皆由天子裁决,四辅辅之,任何人不得干预。二,肃流言。令御史台彻查流言源头,凡造谣惑众、推波助澜者,无论宗室还是大臣,皆依律查办。三,安民心。广施德政,减免赋税,赈济贫苦,令百姓知新帝之贤,太皇太后之德,流言自消。”
她又道:“朕再给你一助。明日,朕将召宗室诸王、文武百官于坤宁宫前,公开声明:朕唯愿安享天伦,护持宗庙,绝不干预朝政。如此,内外之心可安。”
慕容宸眼中含泪,躬身道:“祖母之恩,孙儿永世不忘。”
风染霜扶起他:“你是朕的孙儿,是南夏的天子。朕护你,亦是护南夏。去吧,按朕所言行事。”
——
次日,坤宁宫前,宗室诸王、文武百官齐聚。风染霜身着素色锦袍,立于廊下,神色平静。
她缓缓开口:“诸宗室、诸大臣,近日京城流言,谓朕欲垂帘听政。朕今日明言:此乃虚妄之言。”
“昔年,瑾儿年幼,国中多事,朕尚不肯垂帘,只以太后之尊,辅佐瑾儿,待其成年,便归政于他。今宸儿已登大宝,聪慧贤明,能理朝政,四辅同心,吏治清明,国势日隆。朕年事已高,唯愿在坤宁宫安享天伦,教抚孙辈,护持宗庙,绝不干预朝政。”
她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今后,若再有造谣惑众、谓朕干预朝政者,无论其身份何等尊贵,皆以律**罪。若有宗室、大臣敢借故扰乱朝纲,朕虽不预政,亦将请天子依法处置,绝不姑息。”
言罢,她转身入内,不再多言。
众人见太皇太后态度坚决,言辞恳切,皆服。宗室诸王中,那几位心怀不满者,亦不敢再妄动。
新帝慕容宸随即于朝堂之上,重申太皇太后之意,令御史台彻查流言源头。不出数日,流言源头查出:乃宗室疏属慕容杰与几位被罢黜的贪腐官员勾结,造谣惑众,欲借机复起。新帝依律处置,慕容杰被削爵流放,其余人等皆被治罪。
流言平息,朝纲更稳。
——
景曜三年春,新帝慕容宸欲推行“新政续编”,主要内容有三:一是扩大科举取士范围,增设“经世致用”科,选拔懂实务、善治理的人才;二是推行“均田法”,限制土地兼并,将国有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三是设立“惠民局”,在各州府设立医疗机构、养老院、孤儿院,惠及贫苦百姓。
新政续编一出,朝野震动。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