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白临心里明白,他这一走出来,肯定有人要说他偏袒自己人。 但他向来坦荡,若是陆杨没有能力,是个草包,那根本不用别人来反对,他自己就站出来反对了。 可以说,陆杨若是能坐上尚书之位,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事。 白临坦然地走到任志业身旁,拱手道:“皇上,臣附议!” “皇上,臣亦附议!” 薛涛只慢了白临一步出来,他站在白临身旁,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而后出来的是礼部尚书君颜。 “皇上,臣附议。” 君颜的为人,朝廷上下都是知道的。 这人做事向来公平公正,他都出来表示赞同,那便说明这个尚书之位,陆杨是能坐下的。 随着君颜的开口附议,兵部尚书也走了出来,最后则是吏部尚书。 赵烨眼神一凛,看着底下,缓缓道:“还有谁?” “皇上,臣附议!”沈泽拱手,头低了下来。 “臣亦附议!” 郭永常,余高汇,江之言等人,包括鸿胪寺官员,翰林院官员,钦天监官员,六部官员等,通通,都拱手附议。 不过一会,场上一片附议声响起。 众人的声音破云开雾,日光炽热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陆杨看着,倒吸一口气,眼里满是震惊。 这场面,让他心中无比震撼,甚至还有些不知所措。 皇上这盘棋,下得太大了。 陆杨感受到了压力,他垂眸沉思,随即望向上方。 “皇上,臣......” 赵烨摆手,似乎是知道陆杨想说什么,没等他把话说完,便开口打断。 “陆卿你看,大家都附议了。” 赵烨的眼神变得幽深火热,“朕可从未听说过有谁能这样的,而你,却是做到了。” 陆杨深吸一口气,看了眼拱手低头的众人,缓缓跪了下来。 “多谢皇上!” 赵烨轻笑出声。 “传朕旨意,陆杨即任户部尚书一职!” ...... 任尚书致仕一事,至此尘埃落定,而陆杨,等年假回来,便是新任的户部尚书。 这日早朝退后,任尚书拉着陆杨说了好一会话,把该交接的事交接好。 把该说的话说清楚。 还让陆杨以后若是有什么不懂,可以去他府上找他谈谈。 老前辈终究是老前辈,有任尚书这话,陆杨也算是有了条后路。 以后若是有什么事不明白,还能找个有经验的老前辈取取经。 这会,两人还坐在书房里谈话。 任志业是真喜欢陆杨。 这人年轻,聪明,一点就通。 人年纪一上来,有时话一说便有些停不住,他拉着陆杨说了起码有半个时辰,这人也是能坐得住。 竟就坐着与他这老头子一边喝茶一边聊了这么久。 想到这,任志业看了眼正端着茶杯小口喝茶的陆杨,有些感慨。 “老夫也见过不少年轻人了,可就只有你,能让老夫惊艳,老夫往后,怕是再也看不上别人了。” 陆杨一惊,差点被呛到,有些不好意思。 “您老说这话可就严重了。” 这夸赞,可是要累死人的。 陆杨心里两行泪,若是可以,谁想这么拼命呢? 任志业笑了笑,“我现在看我那几个儿都有些嫌弃。” “呵呵。” 陆杨十分难为情,“您这样夸,我都要脸红了。” “年轻人,脸皮薄些也在所难免。” 任志业说着,端起茶杯喝了口水,便也随了陆杨的愿,换了个话题。 “听皇上说,湖广那边的事也完成得很好,你打算什么时候公开?” 研究稻谷的事除了少部分人知道外,其余官员估计连听都没有听过。 任志业知道,也是因为身居要职。 不然,这等重大之事,想来也是不能知道的。 任志业提及此事,陆杨也不意外。 “这事得看高庶常他们那边什么时候能结束回京,也得看皇上的意思。” 任志业放下茶杯,摸着胡子打量陆杨,眼神里面带着满满的欣赏。 “此事若是让天下百姓得知,你可就成了救世主了。” 陆杨一听,有些承受不住。 “任尚书说笑了,这救世主我可不敢当。” 任志业摇头失笑。 “想来这些虚名你也不喜欢,还不如给你放两天假来得欢心,是不是?” 陆杨有些坐不住了,“这事您是从哪得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