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薛涛有些意外,“先前看你这么快想出来,我还以为陆尚书什么都知道呢。” 薛涛的语气里满是惊讶,并没有其他意思。 陆杨十分平静,笑道:“我又不是神,怎么会什么都知道呢?” “这个倒是。” 薛涛摸了摸胡子,看着陆杨的眼眸温和复杂,“不管如何,我是很感激朝廷有陆尚书在的。” 若不是有陆杨在,靖朝肯定不会像现在这般安定。 至于发生了什么,经历了这么多事,薛涛也是能想象出来。 朝廷动乱,派系相争,国库亏空,经过几次天灾,百姓们流离失所。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已经发生的事情推想出来的。 陆杨与薛涛的眼神对视着,他并不能看出薛涛心里在想什么,但从薛涛的话里,他又隐隐带着些担忧。 “薛尚书还是莫要这样说,我并没有做什么。” 薛涛摇头,却是没有再说。 此时,两人也来到了几个水泥面那。 陆杨已经看过了,这会便是站在一旁看薛涛触碰水泥面。 “这要是用来铺面,确实比泥路要好。” 薛涛心里顿时也有了比较。 陆杨点头,“这些东西,我已经跟李管事说了,让他派人看着这边,我想看看这几个水泥面哪个会干裂得慢。” “还会干裂?” 薛涛皱了皱眉,“那后面怎么办?” 陆杨当然知道薛涛问的后面是指的什么时候,他眼眸沉了沉。 “薛尚书的担心是对的,不过我们有了问题,再解决就是,若是停滞不前,想必我们便也只能一直研究这个东西了。” 薛涛看出了陆杨的决心。 “我知道了,那我先让工部把这些原料弄好,至于石膏,等你出结果。” 有个理解自己的同事,陆杨是高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