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非洲的中国人-《大国利剑》
第(2/3)页
是在利比里亚援建的某国企的一名员工,今天也碰巧到机场送客人,回来的路上看到猛士车上贴着中国国旗,想都没想,就在后面跟了上来。
“我们刚刚结束在机场的武装巡逻,你的皮卡车在后边跟了这么长时间,兄弟们可是紧张了一把。”黄志渊笑着对小成说。
“在利比里亚看见中国的国旗觉得特别亲切,什么也没想,就跟在后边,嘿嘿,就是想打个招呼。”小成不好意思地说道。
黄志渊向小成介绍了进驻蒙罗维亚的中国防暴队,以及今天在机场附近武装巡逻的情况。小成说:“最近我经常听说能看到我们中国的猛士车在蒙罗维亚巡逻,前一阵子路过外交部,还能看到中国警察在执勤的身影。我们在利比里亚的中国人不少,在当地经常被人偷、被人抢,每天过得战战兢兢。
自从看到中国警察,心里踏实多了,没想到今天在路上正好碰见你们,真是太激动了!”
黄志渊说:“你们长期在非洲工作非常不容易,维护当地的治安秩序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存在能让在利比里亚的华人有更多的安全感,我们也很自豪。”
黄志渊和小成谈得火热,队员们却不敢有丝毫放松,在两辆猛士车的四周持枪警戒,持续执勤 3 个多小时的疲惫并没有让他们放松一丝警惕。火辣辣的阳光下,他们站姿挺拔,目光如炬,一张张坚毅又年轻的脸庞上,汗流如注。
小成看到队员们的汗水,忍不住说:“你们真是好样的,这么热的天穿着防弹衣和防弹头盔,作风还这么过硬!”说着,转身到他的车里拿出来十几个新鲜的橙子,硬要塞给黄志渊。在利比里亚,新鲜的橙子可是最为紧缺的物资呀!黄志渊不敢接受这“贵重”的礼物,但最终没有拗过小成固执的热情。
看着手上金黄的橙子,黄志渊百感交集,却无以言表,只是对小成说:“谢谢你!”
忽然黄志渊想到了什么,立刻在猛士车里拿了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送给小成,说:“按照规定,我们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馈赠,我们今天身上没带钱,本来要给你钱的。这样吧,送你一面国旗,代表我们的一种心意,希望当你看到这面国旗的时候,能想到我们,我们就在你的身边!”
短暂的寒暄过后,巡逻小队与小成分别,开往营区的车队继续前行。
小成驾驶着皮卡车驶向回家的方向,车窗上多了一面中国国旗。2014 年,大学刚毕业的小成响应国家的号召,背井离乡,来到非洲援建。当年西非埃博拉疫情肆虐,蒙罗维亚全城戒严、人心惶惶,在利的外国人个个想办法离开,小成却选择了继续坚守,如今一晃就是两年。
猛士车继续奔驰在返回营区的路上,车内的队员们手里多了一个个新鲜的橙子,嘴角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刚毅的维和警察并不是他们唯一的身份,他们有的是丈夫,有的是新生婴儿的父亲,有的是体弱多病的老人的儿子。
然而,为了世界和平,他们毅然放下自己的家庭,来到利比里亚,不是他们不懂感情,只是选择了中国警察应有的责任担当。
这次执勤路上紧张惊险的偶遇,虽然没有造成大风波,却让徐晓伟又陷入了沉思中。
其实早在进驻初期,为了迅速熟悉环境、稳固阵地,他已经对利比里亚的华人和中企进行过一次调研,但是后来忙于勤务和营建工作,他的重心并没有过多地放在上面。现在勤务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营建工作也基本全部完成了,是时候考虑一下如何加强与华人、中企的联系了。因为在边防部队开展了十年的“爱民固边”大走访工作,他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现在来到陌生的维和任务区,只要群众工作做得到位,中企和华人一定能成为中国防暴队有力的依靠力量!
徐晓伟还清楚地记得那次调研的成果。从当时的调研报告中得知,目前在利比里亚的中国公民约有 2000 余人,主要分散于在利进行投资合作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约有员工 900 人左右)及各类私营、个体类经营实体,主要从事矿业开发、工程承包和路桥建设、林业开发、日用百货、杂货、服装鞋帽、五金机电、建材等商业活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