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最后的任务-《大国利剑》
            
            
            
                
    第(2/3)页
    黄侃清了清嗓子,向徐晓伟报告道:“政委,我们接到联利团的任务书,要求我们两天后派出部队到洛法州的佛亚镇执行一项要人警卫任务。”
    徐晓伟惊讶地看着黄侃说:“佛亚?就是那个三国交界的地方?就是那个号称是利比里亚治安管理最混乱、枪支毒品最泛滥、走私贩私最严重的地方?”
    黄侃点点头说:“是的,政委,就在这里。”
    黄侃站起来,用手指着地图。顺着中国防暴队营区,从蒙罗维亚所在的蒙特塞拉多州出发,途经本森维尔、卡卡塔、邦加、佐尔佐尔、科尼亚、沃因加马等地,距离约 460 公里。看来是一次长途跋涉的任务。利比里亚的道路不像在国内,蒙罗维亚的道路还算可以,但是一走到郊外,几乎都是泥路。
    像 460 公里的道路,在国内一般的城市,开车也就 5 小时左右。但是徐晓伟知道,在利比里亚,没有十多个小时肯定是到达不了的。
    “这次任务有什么背景吗?”徐晓伟问黄侃。
    黄侃说道:“这就是关键!这次过去执行的要人警卫任务是保护联利团的总警监西蒙•布雷切利。那么,他为什么要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呢?那是因为前几天,佛亚出了一件大事。政委,您知道,马上就要进行总统大选了,他们的代表要从基层慢慢地选上来。前几天,佛亚选区一个成功当选的候选人非正常死亡了。在关键的时候非正常死亡,这是官方的说法,真正的原因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既然候选人死亡了,按照他们国家的规矩,要重新进行选举。为了保证选举的合法性、真实性,西蒙•布雷切利先生要代表联利团到现场进行监督。而我们,承担的就是他的安全护卫任务。”
    徐晓伟终于明白黄侃紧张的缘由了,现在轮到他紧张起来了。佛亚这个镇他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在利比里亚、几内亚和塞拉利昂交界的地方,是个“三不管”地区。佛亚镇所在的洛法州,是利比里亚北部最偏远的州,经济在利比里亚来说是落后的,民风极其彪悍。因为当地政府对枪支管理得不是很严,所以当地部分民众还持有从国外流入的枪支。之所以说洛法州民风彪悍,除了枪支的问题以外,民众的态度有些敌视政府,尤其是对联利团,听说普遍持反对态度。在如此敏感的时间节点上,去执行如此充满风险的任务,纵然是已经经历了一年维和风风雨雨的徐晓伟,也不禁踌躇起来。
    他双手抱在胸前,在不大的房间里踱起步来,脑子高速运转,反复掂量这次行动的可行性。按照联合国的规章制度,明显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可以拒绝接受。况且中国防暴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算是结束维和任务了,与第五支防暴队交接后,就可以顺利回国了。但是,在面对真正考验的时候退缩,这不是徐晓伟的风格,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他都对自己的队伍有绝对的信心,相信一定可以处理好。而且近期随着联利团的裁撤,整个利比里亚仅剩下两支防暴队:一支是驻扎在绥德鲁的尼日利亚防暴队,一支就是中国防暴队,这本身就是防暴队该承担的勤务。
    思索一会儿之后,徐晓伟斩钉截铁地对黄侃说:“马上把情况向国内反馈,听取组织意见,我们的建议就是领受任务,把任务承担下来,展现中国防暴队的大国担当责任!同时马上挑选好队员,进入战斗状态!”
    与徐晓伟期盼的一样,国内迅速同意了中国防暴队领受此次任务,一场大战马上就要拉开序幕了。
    接受最后一次最危险任务的消息迅速在防暴队中传开了,队长王侣仁的门口简直像菜市场一样,被纷纷主动请战的队员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队长,你让我去吧!我身体好,枪法好。”
    “队长,我也要去,我英语好,可以顺利与民众沟通。”
    “队长,我是无人机驾驶员的第一人选,我愿意执行任务。”
    “队长,我驾驶技术好,修理技术好,那里泥路太多,车子容易出现问题,还是我去比较合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