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顾铭走到夫子面前,站定,先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而后,他抬起头,迎上魏清远审视的目光,深吸一口气。 “学生……想参加今年的府试。” 话音落下,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一瞬。 山风穿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一阵无声的低语。 魏清远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但那双略显浑浊的眸子,却骤然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要将顾铭的心思彻底看穿。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比平日里更多了几分严厉。 顾铭的心猛地一紧,但他没有退缩,依旧直视着夫子的眼睛,态度恳切而坚定。 “学生知道。” “胡闹!” 魏清远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 “府试岂是儿戏?乙班尚有大半学子没有十足把握,你一个入丙班不过数月的学生,根基未稳,学识尚浅,竟也敢动此念头?” 他拂了拂袖,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训诫之意。 “老夫知你县试案首出身,心气高些,本是好事。但为学之道,贵在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你这般急功近利,只会自毁前程!” 这番话,说得极重。 若是换了旁人,怕是早已羞愧得无地自容,连声告退了。 可顾铭只是静静地听着,待夫子说完,他才再次躬身一揖,声音沉稳。 “先生教诲的是。” 他顿了顿,抬起头,目光澄澈。 “学生自知根基尚浅,不敢有丝毫骄纵之心。入学以来,日夜苦读,未敢有片刻懈怠。” “只是……光阴宝贵,学生不想蹉跎。” 他的声音很轻,却透着一股执拗。 “学生想去试一试。即便不成,亦可知自身不足,明晰来年用功之方向。这于学生而言,并非虚耗,而是砥砺。” 魏清远看着他,久久没有说话。 眼前的少年,身形清瘦,却站得笔直,像一株迎风的翠竹。 那双眼睛里,没有半分投机取巧的浮躁,只有一种近乎执拗的认真。 “也罢。” 魏清远忽然开口。 “我且问你,《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何解?” 这是经义的考教。 顾铭略一思忖,便开口答道:“回夫子,此句意为,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彰显光明德行的人,会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此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第(2/3)页